2)第六章:祖师选定擎天峰 真人亲传玉虚观_人间沧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妙真君”。可见明朝历代皇帝对张三丰真人的敬慕程度。

  据玉虚观史料记载,明永乐十六年,祖师张三丰携道童云游到此,见这里山清水秀、云封雾绕、紫气氤氲、虎踞龙盘、灵气充盈、民风淳朴、乐善好施、羡仙慕道,就有在此落脚的打算。

  青灵谷居民,见张真人仙风道骨、目慈面善、清雅脱俗、惊为天人。由数位长老出面,拜请真人留下传道,愿建道院。

  张真人原也喜欢此处的山水景物和人民,于是一拍即和。但张真人一一婉拒村民建道观的好意,不愿太多打扰民众,请以紫霞山洞为用。

  就这样张真人在山洞住下来。在村民帮助下,上山采竹、伐树,在洞口搭建出一个门牌坊,上书玉虚观。

  洞口两侧凿石填土,移来松竹,按八卦方位栽植,顺岩壁移植藤蔓,让其自由生长,与山洞浑然一体,融入自然,仿若天成。

  在洞内正面石壁上,运用无上功力,一指一拂尘,手拂并用,浮雕出:元始天尊、灵宝道君、太上老君这《三清大帝神像》。正式将心爱道童“一心”,收为关门弟子,赐法号“灵虚”,亲传无上秘法。

  又命灵虚削巨石成板,在石洞中央,隔出五个小殿堂,分别浮雕上三清诸神和全真诸仙。武当别院——玉虚观就此诞生。

  也许武当山上并无记载,但这里确是祖师亲创的嫡系别院道观,更是祖师亲传功法、并有祖师规训为证。

  二十年后,留下灵虚道长住持观务,祖师张三丰真人飘然出游而去,不知所踪。

  玉虚观师祖灵虚真人,严守祖师规训,传教布道特别严谨,择徒更是严格非常,宁缺勿滥。虽然玉虚观道法高妙、武功超绝、医术盖世。

  但是玉虚观门徒较少、弟子行事低调、又不行走江湖,不与人争上下高低。

  所以外界只知玉虚观:感应通灵、道法高妙、医术精湛、而不知武道境界更加绝世也。

  玉虚观每代收徒一般不超过五人,最少有两人终身事道。一般俗家弟子只收二人,特殊情况适当放宽。

  遇到资质绝佳、心性朴实的忠厚,又与道家无深厚缘分之人,也可以收为记名弟子,数量基本不受太大限制。

  不论道、俗两类弟子的选拔,都以品德高尚者第一,聪明颖悟者至上。且须经过十年的严厉考查过关,才能确定弟子的身份,而得传高深绝技。

  如果遇到:本性优良、胸怀大爱、神清骨秀、聪明绝顶、灵悟奇异、心坚志定之人,既使与道家无缘,亦可收为弟子,传承精妙医术和基础防身的武功。

 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,清灵谷的子弟虽有近水楼台之便,但是,符合条件的有志青年,每代得入玉虚观门墙者,亦仅一二人而已------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1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