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二十七章:学经典熟能生巧 练绝艺知行合一_人间沧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都做了比较详尽注解,这让他理解、精研、领悟起来,事半功倍。

  《神农针诀》中,很详细地讲解了各种针器的用法,各种针法的应用法门和诀要精义,还比较深入的分析了各种病状的特点。

  每个穴位在治疗疾患时的具体作用,每种病症所涉及的穴位和扎针的深浅、旋转银针的方向和力度,刺穴的先后顺序等内容很是详尽。

  赵岚自言自语的说道:“《神农针诀》果然博大精深,好在自己有了深厚的针法基础,才能这么快将病理甄析、针法秘要、穴位经脉的调理、适用范围、神农针的妙诀全部领会贯通。

  是呀,高深的学业,需要伴随着艰辛的探索和勤奋的努力,才能在理论上学有所成!所谓孰能生巧,在于知行合一!

  加上真正意义上的灵悟,一个有利的契机,一次亲手辩症实践的机遇,才能最终获得丰富经验,也才真正的掌握了这种高深的技艺。”

  所谓一法精,百法通。针灸之法本就一脉相承于上古。中华先祖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时间,创立的中医药理论,道法总是一致的。

  其原理无外乎:调里阴阳、平衡五行、疏通经脉、理顺气血,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赵岚本来在中医理论、中药药理、辩症施治、用药甄辨、针灸拔罐、按摩推拿、经穴常识等治疗方面,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。尤其是在《太极七星针诀》上的独到见解和灵活应用。

  在中医药领域的不凡造诣,为他再学习有关中医方面的典籍,奠定了雄厚的基础,举一反三,妙懂灵悟起来也非常顺利。

  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,他已经将整本《神农针诀》和《太极七星针诀》做了对比融合,对病源分析、针器应用、学位作用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、感悟和飞跃。

  这让他会到: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,又更深层次地感悟到更多的奥义精微,让他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。

  凌晨三点时,他并没有躺下休息,而是选择了雕刻。于是他拿出寒玉片和工具,开始仔细的雕刻起玉佩来。

  山村清晨,往往比其他地方来得早些。天幕未启,天光虽还朦胧,

  深山老林里的各种鸟鸣,已经此起彼伏,形成交响鸣唱乐。

  山风送来的松涛、竹浪的声响,打破宁静的天空,撕裂静谧的空气,使大自然的风韵更形浓郁,令人醉迷其中。勤劳的人们匆匆走出家门,开始了一天的了劳作。

  鸟鸣松韵,早早的把赵岚从沉醉于雕刻中叫醒,看了下腕表,已是五点半钟,而他面前的木桌上,安静地躺着三枚雕刻好的玉佩。

  他关掉电灯,停下手中已经雕刻了一半的玉佩,舒了个懒腰,每天的功课是不能间断的。

  他意犹未尽的看了下手中的活计,站起身来,走出大门,今天也不愿远去,就在大门外的一片空旷的平地上,打起了太极拳。

  一套太极拳打完,正准备再打一套自创的《游离缤纷掌》时,却感应到有人向这里走来,赵岚凝神收功,心有疑惑的凝神看去。

  就见南边的小路上,影影绰绰的向这里走来一位中等身材,步履妖娆,风情万种,年约三十多岁的少妇。

  只见她面目姣好,短发垂肩,身材苗条,一身穿着朴素、大方、合体的,那种手工织成的、白底蓝色的衫裤,步履矫健。

  赵岚一见堂姑来的这么早,便急忙迎了上去,热情地与她打着招呼,姑侄俩一阵寒暄,亲昵非凡。

  这赵爱雯,是赵剑叔叔家的独女。她从小其母去世,父亲怕她受委屈,就没有再续娶,自小比较孤单,与赵剑感情极好。

  兄妹俩虽非同胞却胜似同胞,她与袁仪琳的关系也如至亲的姐妹一般,好似蜜里调油。赵剑牺牲以后,两家的关系更加紧密。

  赵爱雯是清灵堡大队妇女主任,她为人义气,性格温和,贤淑大气,人缘极好;聪明伶俐,剪纸、针线都远近闻名,尤其是她的厨艺更是一绝,是一名极为能干的山村妇女----

  (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1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