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百九十八章 道成之日_异界生活助理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着历史与记载以及自身体验,就知道岁月悠悠。而人生短暂。

  在这个基础上,望得越远,认识得越深刻。便越是令人迷茫甚至于绝望。——在这漫漫时空中,“我”算什么

  弹指生,弹指灭,不过刹那而已,毫无意义。

  十岁时不知不觉,二十岁时风华正茂,三十岁时意气风发,四十岁时踌躇满志,最多。最多也就到四十岁了,五十岁便已是孔子所说的“知天命”之年。到了那时,不管你心里怎么想。身体都会告诉你,差不多了,准备休息吧……

  感时空之浩瀚,觉己身之渺小,这是一个永远的命题。

  再幼稚的人,再成熟的人,再浮华的人,再踏实的人,都不可避免地在某时某刻会想到这个问题,是的,不可避免,因为这是生命本能。不过想多想少,想了之后又怎么样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  《金刚经》中说,“一切圣贤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

  用在这里,也可以解释为,一切圣贤,皆看到了一样的东西,然后有着不一样的人生选择。

  先是看到,然后做出选择。

  看不到的,难以为圣,模糊了选择或做不出选择的,不能称贤。

  以华夏先秦诸子三家而论,庄子的选择是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!”——与其迷失,干脆就不要走出去,固形保真就是最好,一切追逐不过虚无,一切到头不过是空。

  某种意义上说,庄子其实就是另一个释迦,二者有着相当程度上的相似性。

  而在孔子那里,是另一种风景。

  樊迟问知,子曰:“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。”

  *之外,存而不论。不论天地有多浩瀚都无意义,牢牢地把握此生此身,来拥抱一些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何谓“民之义”简单说来,不过就是衣、食、住、行。

  所以才有了“食、色,性也。”

  只这一论,便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惊叹。

  无它,真理的发现,不论出现于何时,不论以何种言语写就,有朝一日,终会被所有人所欣赏,所传唱。日月当空,浮云可蔽一时,可蔽二时、三时,终不可蔽千古。

  而在老子那里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
  道为天下母,故及天、及地、及人,及一切万物。哪怕是一颗小草,也是大道的影射,哪怕是一片雪花,也蕴着大道的玄机。

  这是多么自信而又阔达的认识!

  人为物之灵,故及地、及天、及道。依据着“法”(认识与行为),可以与地相连,与天相连,与道相连!

  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1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